现在的教育改革方向和德国比较靠拢,“双减”有借鉴德国教育体系,德国教育体系:从小学毕业就开始分流,小学毕业就有第一次分流,成绩和能力较弱的一批孩子会被分到职业预科,其次是实验中学,最好的一批是进入文理中学,简单来说,普通大学更注重理论的学习而应用技术大学更注重实践,德国的职业教育有几个特点:全面互通的形式、以企业为核心的运作方式、以实践技能为核心、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是现在世界上公认最理想的体系,也可以使得社会效率最大化。
01
德国职业学校学生远多于普通大学生
双元制的本质在于,向年轻人提供实践技能培训,使其掌握职业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岗位培训。"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基本从业能力、社会能力而且特别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德国的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所占的比重远高于高等教育。德国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分流早,在中小学阶段就将一部分学生疏导至职业教育,降低“高考”竞争强度。学生分别在5年级和12-13年级进行两次分流,最终进入大学学习的人数比例为35%左右,而其余65%将接受职业教育,并由此走上工作岗位。由于政府对职业学校投入巨大,职业学校教师素质较高,而且学生由学校和企业以“双轨制”共同培养,因此学生在毕业时获得的职业教育证书有着极高的含金量,在职场上非常受欢迎,就业前景和收入甚至比大学毕业生还好。
柏林工商业联合会媒体发言人克里斯蒂安·贝莱特科鲁兹告诉记者,所有职业学校都是公立性质,经费由国家、州政府、地方财政共同承担。鉴于职业教育在校舍、学习设备和耗材等方面的特殊需求,政府对职业学校的投入远大于普通学校。政府在一个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身上的花费是普通学生的3倍左右。
02
德国职业教育的制胜法宝
双元制的本质在于,向年轻人提供实践技能培训,使其掌握职业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岗位培训。"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基本从业能力、社会能力而且特别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德国职业教育作为立国富民的“秘密武器”,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双轨制”教育法--这也是德国职业教育久经考验的成功秘诀。贝莱特科鲁兹介绍说:“按照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职业教育的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学生学习与职业相关的行业基础知识,从而为今后进入专业学习打下基础。第二阶段是专业学习。第三阶段是毕业考试。职业教育一般持续3到4年,在这期间学生会与企业签订实习合同,每周3-4天作为学徒工去实习企业学习未来工作的实际技能,并获得相应报酬;另外1-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培养的技能注重实用,因此“双轨制”教育法的优势显而易见。由于教育和生产实践始终是紧密结合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投入工作,减少了实习的时间,对企业和个人都十分有利。另外,企业也通过这种方法有了自己的技术工人培训和储备基地,大大降低了合格技术工人短缺的风险,学校和企业互利互惠,实现双赢。
03
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双元制的本质在于,向年轻人提供实践技能培训,使其掌握职业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岗位培训。"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基本从业能力、社会能力而且特别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教育在中国,常常是无法接受高等教育学生的“无奈的选择”。然而在德国,职业教育的受重视程度完全不亚于普通高等教育。在参观柏林手工业协会下属的技术工人学校时,记者向该协会主席尤根·维特克提出了两国对职业教育认同上的差异。维特克主席的回答代表了大多数德国人的想法。他说:“一方面,从民众的角度看,教育的目的是为获取一种与个人的兴趣、爱好相适应,并得到国家和社会认可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向未来就业的阶梯。因此,以培养和提高动手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长盛不衰;另一方面,从国家的高度看,哪怕科研成果是世界一流的,但如果技术工人的制造水平或工艺跟不上,生产出的产品达不到设计要求,产品就无人问津,还是不能增加财富。因此,再好的高等教育,如果没有职业教育为后盾,工艺水平上不去,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竞争力也就无从谈起。”
另外,从收入和就业率也可以看出,德国社会对受职业教育的技术工人高度认可。德国技术工人的月平均收入超过德国人的平均收入水平,大约在2500欧元(约合19052元人民币)左右,高于办公室文员、银行职员和很多政府公务员;晋升为高级技术工人后收入还会明显增加。从就业率来看,即便在目前欧洲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达到80%,远远高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2013年德国青年失业率仅为7%,大大低于同期欧盟其他国家。
04
职业教育向高校发展
双元制的本质在于,向年轻人提供实践技能培训,使其掌握职业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岗位培训。"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基本从业能力、社会能力而且特别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向高校延伸
1970年代初期,德国通过高中毕业考试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企业担心这些学生将来都想要进入大学学习,造成企业培训的专业人才短缺。于是一些企业提出将职业教育与高校学习的内容相结合,使其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更具吸引力。现在,双轨制大学在德国发展迅速,学生人数与参与的学校和企业数量都大幅提高。
德国的双元制大学,学制通常为3年。在这3年里,学生需要兼顾理论和实际工作的学习。学生们每3个月就要进行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际工作的转换。这期间他们需要完成多篇论文,学校会定期安排口试和笔试。学生们要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寻找论文的题目。而在企业的时间段里,学生则要独立承担工作任务,参与企业新业务的研发。企业按照行业工资标准发放工资,在职业教育阶段,工资每年都会增长。
在高等院校接受双轨制教育的学生毕业后,也拥有学士学位,他们的工资和大学毕业生几乎没有区别,未来也都可能向管理层发展。
职业教育与时俱进,德国制造业企业获得了更多的高质量技工和技师和基层管理人员。
国内无论是中等职业院校,还是高等职业院校,虽然在专业设置上比较齐全,但是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水准高低不一,一方面,不少学校受限于资金的限制,投入不够;一方面,院校师资以及软硬件设施还有待提高。
调整培养策略,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如果国内职业学校能达到比肩一流高校的实力,中国职业教育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当下国内的职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但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最终的成功,需要社会与大众的认可,政府与企业的支持,以及良好的就业环境等为职业教育的腾飞创造条件。
来源: 洪堡教育